双星新材:2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财通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2023年2月7日双星新材(002585)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2月6日接受机构调查与研究,中信证券 刘同心 白弘伟、财通证券禇壹钦、禾其资产杨硕、雪石资产张琰、鸿合资产谢凯、彼得明奇林凯 林蔚先、中再资产梁坤、西南证券胡泽邦、德邦证券许蕾、申万菱信刘世昌、中庚基金吕佩瑾、金鹰基金吴海峰、银河基金傅鑫、杭银理财方能之、敦和资产张铎参与。
答:公司 1997 年成立,在 2002 年进军 BOPET 行业,2011 年上市,2014、2017 年两次定增高性能膜项目,发力产品的结构升级,2019年经营拐点,光学基材和复合膜片开始放量,成为三星战略供应商,2020年五大板块新材料业务开始放量,MLCC和OC的基材取得突破,2021 年 20 万吨的光学材料相继投产,2022 年纳米母粒、强化 pet、在线离型膜、pet 复合铜箔等新产品持续突破,建成百万吨新材料产业基地。
答:光学基材是公司整个光学材料的核心壁垒和门槛最高的环节,基材优势显著①目前国内光学基材大多数来源于日韩,进口价格和量会有波动,公司完全实现了基材自产;②基材性能会决定终端膜性能,公司自研基材,在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上有一定优势,可以进军高端材料,减少相关成本,明显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易于产品快速迭代。目前光学基材公司已突破全产业链工艺。从 2013 年开始研发光学材料,和国内外关键机构合作,突破瓶颈,到现在光学基材下游应用上快速拓展,像 mlcc 基材、光学膜片、在线离型膜,这些产销量都有明显提升。
答:公司在 2020 年 8 月进行该项目立项,提出 PET 复合铜箔材料项目开发,2020 年 10 月,围绕复合铜箔用 PET 基材原料开始研发提出用于聚酯功能母料的开发,做好产品下一步具体对接。之后,针对复合集流体的聚酯功能母料及制备研究开发,多次反复研究。针对复合铜箔用 PET 基材研发,并进一步对基膜开始试样测试,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膜层表面镀金属,实现基材表面金属化。公司的复合铜箔首条线已完成安装调试产品开发对接市场,按计划复合铜箔项目中的一期设备合同已落实签订,计划从 2023 年 5月底陆续进场安装调试。
答:公司在 2022 年 10 月份第一条水镀线进场安装调试,在最新一轮的送样中,在按照每个客户的反馈持续一直在优化,目前最新的反馈情况良好,持续跟踪推进。
答:由于各个企业材料选择和工艺不同导致成本的差异。公司的成本是经过整个试制、开发过程综合计算的。基材、磁控溅射、水镀全部的成本都包含在内。公司的成本是按照市场价测算。
双星新材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48.09亿元,同比上升13.41%;归母净利润7.68亿元,同比下降21.1%;扣非净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21.98%;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26亿元,同比下降17.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420.52万元,同比下降85.3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282.07万元,同比下降84.32%;负债率22.42%,投资收益699.08万元,财务费用-2516.89万元,毛利率23.58%。
融资融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46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18.23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双星新材(002585)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平平,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有一定的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双星新材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