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赛道光伏电站——产业链价值回报呈现微笑曲线 行业研究

2024/06/06 三边封袋


  最近俄乌战争的局势,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了能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新能源转型是中国必须走好的一步。基于中国的地域特点,中国的新能源结构中光伏发电是与水电并驾齐驱的两大基石。

  今天我来给大家挖挖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投资所需成本,或许对你了解光伏电站——这个热门赛道有一定的帮助。

  众所周知,地球作为太阳系的星球,其热能的最大来源便是太阳。太阳辐射产生的太阳能取之不竭。按照目前科学家的计算,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将向绿色发电转型。低本高效利用太阳能(光伏)是实现绿色发电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欧美双反”、“扩大内需”、“补贴退坡”、“单晶变革”等多次大起大落后进入“平价时代”,十年间,光伏发电成本降低85%,随着后续光伏产业的大规模推行,成本可实现进一步降低。

  下游端:光伏电站主要以大型央企、国企的投资运营为主,对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毛利率高。

  1、光伏发电的战略意义:中国要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民族崛起,就必须突破欧美对中国的能源封锁,并开创新的能源革命。

  “碳中和”和“新能源”,是中国开创下一个能源革命,实现弯道超车,重新打开新的产业空间,避免与欧美日在化石能源领域技术竞争的唯一选择。

  而新能源,说到底,是需要将我们的能源需求从化石能源转变为非化石的电能,包括水电、风电、光电、核电、氢电等等等等。

  用非化石的方式产生的电能,既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能源,也是下一个能源革命的核心能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未来谁掌握了电能和输电网络,就等同于掌握了现在的中东石油和全球石油运输网络。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连续第4年持续增长,增幅为0.6%,而碳排放强度降低1%,在非化石燃料中,太阳能增长15.8%。

  根据“十四五规划”,中国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在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20%左右。

  同时,领导层强调,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根据规划,到2030年,光伏与风电的发电量将占到全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的60%以上,超过水电的发电量。这将完全颠覆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

  光伏发电来自于太阳能,而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且发电原理简单,没有机械运动,可直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清洁高效无污染,全程零碳排放。

  对于我国来说,光伏发电更是我国实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是我国能直接掌控和开拓一个全新市场空间,避免与欧美日在化石能源产业领域竞争的市场机会。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94.3GW,2018年全球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171GW,太阳能新增装机量占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一半以上,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的1/3左右。

  全球的光伏发电从2013年的135.76GW,逐步增长到2017年的386.11GW,再飞跃到2018年的480.36GW,短短5年时间,实现了3.5倍的增长,增长速度惊人。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97.5GW,累计装机量达到580.1GW。

  根据IEA的发布的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53.1GW,之后,受国家补贴退坡政策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光伏年新增装机量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中国当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为30.1GW。但仍是世界排名第一,装机总量超过美国、欧盟的总和。

  从2009至2019年十年间的全球太阳能光伏产量的变化图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量占全球的产量比重日趋扩大,截至2019年底,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光伏产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其次,我们来剖析的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看看光伏产业的优势具体在哪些地方:

  光伏发电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由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太阳光来产生电力。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

  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他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搞清楚光伏发电原理后,不难看出,光伏发电有如下六大优势:

  在中国,光伏产业受政策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其成本结构、装机容量许可、上网电价等三个环节。1、中国光伏产业在受政策影响下的发展历程:

  政策方面,过去十年,光伏行业在经历了“欧美双反”、“扩大内需”、“补贴退坡”、“单晶变革”等多次大起大落之后,进入“平价时代”。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从每度2.47元下降到0.35元左右,成本下降85%,且成本随着技术迭代和大规模商业化在进一步下降。

  2020年葡萄牙光伏项目最低中标电价已达1.32美分/KWh(约合人民币8.7分/KWh),再创光伏发电最低中标电价纪录,光伏发电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成本最低的能源发电方式。

  根据摩尔定律,未来五到十年内,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及大规模商业化的影响,光伏发电成本将继续下行。

  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21 年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 23.8 万吨、105GW、92.4GW、80.2GW,分别同比增长 16.1%、40%、56.6%、50.5%。

  硅料、硅片端产业集中度高,国内竞争程度小,毛利率高。硅料环节,排名前五的企业产量约为35.7万吨,约占国产总量的86%,硅片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产量为97.96GW,约占全国总量的72.8%,市场趋向寡头。

  (a)硅料环节,是光伏产业链的起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工业硅提纯为太阳能级多晶硅料,技术壁垒较高。

  硅料的成本和供应量,直接决定着光伏产业链后续环节产品的成本和供应情况,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制造的基础原材料,具有产能投资金额大(8-10亿元/万吨左右,是整个产业链中资金投资最大的环节,且耗能高,适合投资的地点较少)、技术工艺复杂、投产周期长(扩产时间在12-18个月,产能爬坡在3-6个月,而下游硅片、电池环节扩产时间在6-8个月左右,爬坡期在1-2个月左右),寡头集中的特点。

  国内硅料行业C5格局(集中的五大硅料生产商)稳固,2020年底国内在多晶硅企业数量减少至11家,合计产能42万吨,前五家企业产能提升至86%,在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双重挤压下,海外高成本多晶硅加速退出。

  尺寸方面:硅片尺寸的提升可有效降低光伏系统度电成本,主要体现为生产成本方面,在电池、组件生产速率基本固定情况下,通过提升硅片尺寸可以使单位时间产出的电池、组件功率提升,从而降低分摊至单瓦的设备、人工及其他生产成本。

  薄片化方面:薄片化有利于降低硅耗和硅片成本,但硅片厚度还要满足下游电池片、组件制造端的需求。

  2020年6月隆基推出了M10(182mm)为大硅片,并形成以M10为标准的阵营。多家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形成联动站队。晶科能源、阿特斯、以及中宇光伏、潞安太阳能站队M10。

  M10阵营的企业选择182mm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对于182mm的设备是可以向下兼容166mm硅片的,这样可以避免存量资产的大幅减值。

  而210mm的设备无法向下兼容,需要额外购置,这样就会在原有设备资产减值的同时导致新增大量固定资产成本;天合光能,东方日升,捷佳伟创、小牛等宣布布局G12设备,通威、爱旭等专业电池片企业随后加入此阵营。

  可以看出,M10阵营中参与方隆基、晶科、晶澳均是一体化公司,而G12阵营则以专业化公司为主。

  电池环节,排名前五的企业产量约为41.2GW,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7.9%,组件环节因毛利较低,多以做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为主,市场偏向于竞争形态。

  电池主要分P型与N型两类:P型电池是目前的主流技术,N型薄膜电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电池片是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更高的转换效率可以摊薄下游电站的面积相关成本。

  2020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化效率达到22.8%,较2019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采用PERC技术的多晶黑硅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达到20.8%,较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

  而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5%,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8%,两者较2019年均有较大提升。

  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良率的提升,N型电池将会是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组件的使用期限一般为20-30年,电站投资周期测算一般为15年以上,因此对组件厂商选择会更看重品牌度和口碑。

  由于单一组件生产环节难以获取利润,组件厂商多采取金子塔型向上布局全产业链。组件环节由于技术门槛低,设备投资成本低,行业集中度不高,因此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利润微薄,处于价值产业链的底端。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从2019年全球各地区光伏组件产量来看,中国占比71.3%,东南亚占比14.8%,印度占比2.5%。

  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124.6GW,较2019年的98.6GW同比增长26.4%。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2020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CR6(主要的六家生产商及其他)市场占有率为74.16%。

  电站端不属于制造业环节,主要以大型央企、国企的投资运营为主,对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要求比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毛利率高,增资能力稳定。

  (a)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所发电能被直接输送到大电网,由大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是单向的,适用于大型光伏并网,通常离负荷点比较远,荒漠光伏电站采用这种方式。

  (b)分布式光伏是指所发出的电能直接分配到用电负载上,多余或者不足的电力通过联结大电网来调节,与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可能是双向的,适用于小规模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城区光伏发电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是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系统。

  截至2020年,集中式电站占比为67.8%,分布式电站占比为32.2%,其中户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式市场的65.2%。

  随着2020年公布的竞价项目和平价项目以及特高压外送项目的逐步并网,预计2021年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装机量占比将进一步上升。

  “十四五”初期,光伏发电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叠加“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以及大基地的开发模式,集中式光伏电站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另外,随着光伏在建筑、交通领域的融合发展,叠加用户的应用规模,分布式项目仍将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根据目前全国的光伏产业成本价格走势及技术发展路线 年,光伏当年新增装机发电成本(含税和合理收益率)将低于 0.3 元/千瓦时,在所有发电技术新增装机中,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仍将保持快速下降,到 2035、 2050 年新增光伏发电成本相比当前预计分别约下降 50%、70%,达到约 0.2 元/千瓦时、 0.13 元/千瓦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至Ⅲ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

  国家发改委并于2021年宣布,将取消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实现平价入网,即I至III类资源区的新增集中式光伏发电站指导价为0.30元、0.35元、0.44元。

  在中国,光伏产业受政策影响巨大,大多数表现在其成本结构、装机容量许可、上网电价等三个环节。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光伏产业进行了剖析:

  即在不考虑土地成本的前提下,投资一个100MW(10万机组)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投资区间约为3至4亿元。

  [2]中投产业研究院,2020-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

  中国气象局:去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结束,预计到夏季后期将转入拉尼娜状态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荣耀Magic V Flip再次被预热:外屏功能清晰,核心配置悬念不大

  iPhone16 Pro Max再次被确认:边框刷新纪录,关键参数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