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盖硅脂换液金:Intel 8代i7暴降10℃
随着Intel在CPU内部使用硅脂导热技术,开盖换液金似乎已经是成为了日常所需,i7-8700K这颗强大的处理器一上市的售价就超过了3000元,让很多玩家措手不及,但仍然不能阻止这款CPU热销到无货,有同样热度的还有CPU的温度,动辄逼近100度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了的。
现在看来,如果在不开盖的情况下,硅脂类导热剂已经非常困难能将8700K压制到一个能接受的温度。
很多品牌瞄准了这个机会看中了导热剂这一个市场,先后推出了不少款液态金属产品,想用超高的导热系数来占领市场。
今天我们最终选择了电商非常容易买到和比较有名的三款液态金属导热剂,来看看这些导热系数标榜不一的产品能有多大的能耐,这些导热剂分别是最老牌的酷冷博液金;新晋品牌LTCOOLING黑管液金;最强炒作暴力熊液金。同时还会使用一款普通的硅脂来作为基础对比。
在整个测试中,个人会使用AIDA64来进行拷机,拷机选项为单烤FPU,能够在此软件中获得最大的压力负载。主板BISO使用默认模式,不进行超频设置。
散热器使用鑫谷冰凌霜240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该散热器使用了纯铜底作为导热界面,240mm双风扇铝质冷排。
主板我们采用iGameZ370VulcanX,这款主板在裸平台调试情况下十分便捷,原生了很多调试按钮,比如电源、重启、一键清除BISO、一键切换BIOS等功能,另外电源键旁边的显示屏还会实时显示主板重要信息。
显卡同样为iGame的GTX 1070Ti VulcanXTOP,整体风格与主板很搭,性能强悍不说,侧面的彩色液晶屏能让玩家在不打开软件的情况下即时查看显卡的温度频率等信息,十分便捷,还能提升档次。
在上述环境下,处理器待机为4-7W功耗,单烤FPU时处理器功耗会稳定在122-125W左右,整体波动很小,数据具有参考价值。
硅脂个人会使用的依然是购买液金赠送的那一小瓶,大概是1元一瓶的样子。我们先在处理器顶盖上用少量硅脂涂匀,然后在冷头上也涂上薄薄的一层,最好能够降低缝隙的存在,水冷头装到扣具上面后再左右旋转两下,令接触更完美。
在开机后,用普通硅脂的核心待机温度平均34℃,这个温度非常可接受,与室温并没有差多少度。
在经过拷机后,使用普通硅脂的温度最终稳定在了平均90℃左右,这对于一般电脑辅助软件来说,已经有了高温危险,并且随时有可能撞墙关机。这款CPU的TDP95W其实就为了好看,在电脑高负载的情况下功耗依然会直线飙升。设计散热功耗看看就好,别当真。
高昂的价格与高端的逼格组成了一只来自德国的熊,连莱纳斯也使用它来拍视频。暴力熊在硅脂与液金方面双线作战,硅脂的表现上次我们已测试过了,温度比较令人满意,我们今天就来测试一下这个高达130元/克的液态金属。
一开始笔者天真的以为挤在CPU上面一点点就可以涂了,没想到这真的是史无前例的难涂!于是将CPU取出,用合适的姿势来将液金涂抹上去。
不同于LT与酷冷博的膏状液态金属,暴力熊这款类似于水银的那种性质,可以在手上滚来滚去。但是如果用力就会附着在表面上,涂抹的时候使用自带的棉棒用力的在CPU表面不不停的擦拭才能让液金稳稳的在顶盖上。
没想到用液金居然可以让待机温度这么接近室温,仅有30℃,相对于硅脂能够降温4℃之多,并且一直都能保持这一个数字。按照高导热系数能在大功率下更好地发挥导热性能的惯例,拷机应该会放大这一数字。
在经过十分钟的拷机之后,最终核心的平均温度稳定在了79.8℃左右,相对于此前的硅脂直接暴降了10.2℃,注意这款CPU还没开过盖,如果开盖的话,相信温度还能至少再降10℃以上。
从包装上看,跟暴力熊好像除了印字和细节之外,好像都没有过大区别,LTCOOLING的标签写着“PowerbyGermany”,翻来覆去看看,还真有点德国味。不管是哪国的,只有效果是唯一的真理,接下来我们就涂到CPU上试试吧。
LTCOOLING黑管液金是膏状的,与暴力熊的水状有很大的差异,按照操作指南,只要用小刷子就可以了,与之前开盖E31230V3时候的酷冷博操作方式一样。
与室温只差0.1℃这个作者觉得应该是误差造成的,毕竟这种液态金属的基础物质都差不多,温度不会差很多。实际温度估计应该在28~30℃之间,接下来我们通过时间更长的拷机测试来验证一下吧。
经过十分钟后的拷机,温度终于稳定了在了平均78℃的水平不再变化,原因是涂抹比较认真的原因吧,温度比暴力熊液金低了1.8℃左右,但基本能忽略,毕竟我们不是科学实验,能够实际为用户降温才是真的。
由于之前祖传的酷冷博液金本来就没多少,经过了开盖和测试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干脆就又买了一只来进行测试。售价约为65元/克左右,销量基本被一家垄断。酷冷博是液金中的老牌子了,在玩家心中有先入为主的地位,所以价格相对也高了些,不过还可以接受。
由于酷冷博三代液金也是膏状的,笔者用各种姿势拍摄都不觉得与LT黑管液金有何区别,所以干脆就不贴图上来了,直接参考LT黑管就好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温度测试吧。
看到这个待机温度测试之后,方才觉得比较正常,前面一定是因为误差才那么低的。酷冷博三代液金的待机温度约为28.6℃,同样非常接近室温,这个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在经历了十分钟的拷机过后,最终酷冷博三代液金的拷机温度成绩为78.5℃,与LT黑管液金的成绩只差了0.5℃,完全可忽略,说明老牌的液金还是十分靠谱的。
经过四轮测试之后,我们大家可以从结果上看出液态金属相对于普通硅脂的降温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最低也要10.2℃起步。在待机情况下,温差最低也要4℃。
我们都知道新的处理器芯片发热真的很大,同时Intel也用硅脂来代替钎焊,即使在顶盖上用液金,温度也很难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未来开盖才能一泯恩仇。不过面对10余度的降温,总比接近烧开水的温度要强得多了。
通过对比发现,虽然三款液态金属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但是温度之间的差距还可以用误差来解释。所以,除非你是无比的忠实信仰粉,真的不推荐花那么多毫无意义的钱去购买所谓品牌,因为笔者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成倍的钱花出去能买到什么巨大的温差效果。
另外关于网友们热议的“我家电脑满载时候XX度”这一个话题,笔者特地研究了一番。
在任务管理器中看到处理器使用率达到100%的时候,其实处理器并未达到满载。经过N轮测试之后,发现频率,100%利用率都不能作为定量,唯有功耗才是最正经的指标。
所以以后在散热类测试的过程中,都对针对功耗方面做尽量固定,得以保持最科学的测试方法,本方式经由散热行业品牌共同讨论验证后确定的这个指标,很具有参考意义。
因此以后大家在考量温度对比的时候,先看一眼功耗,因为同样频率下的满载功耗可能会差一倍之多。